574人已瀏覽 時間 : 前天 18:16
導語:本文詳解國畫花卉植物的繪制技法,包括構圖要領、筆墨運用和色彩搭配,分享國畫大師創作心得,助您掌握花卉植物的神韻表現。
記得第一次見到王老師畫牡丹時的震撼——那支狼毫在宣紙上輕輕一轉,層層花瓣就像活過來似的。'畫花要懂花',他總愛念叨這句話,后來我才明白,原來國畫花卉最難的不是技法,而是要把植物的精氣神都吃透。去年春天跟著他去洛陽寫生,看著滿園牡丹,他突然問我:'你聞到了嗎?這花香里帶著墨香的味道。'
畫了二十年花卉的陳師姐常說,宣紙是有記憶的。她教我畫蘭草時特別強調:'別急著下筆,先盯著看,看到你覺得葉片在跟你說話。'確實,那些看似隨意的墨線,其實藏著植物生長的規律。我書房掛著幅《墨竹圖》,每當下雨就能看見竹節處隱約的水漬,這是當年師傅教我控制水分時留下的'作業'。
最近在整理張大千的課徒稿,發現他畫荷花有個秘訣——把破墨技法用在表現花瓣透明度上。有位蘇州的裱畫師傅告訴我,真正的行家看花卉作品,會用手輕輕拂過畫面:'好畫的墨色是能摸出厚薄的,就像真花瓣的質感。'這讓我想起去年修復的一套清代冊頁,那些褪色的牡丹反而透出特別的韻味,可見古人用色之妙。
初學時常犯的毛病是過分追求形似,李可染先生說過:'畫花要畫它的性格。'上周給美院學生示范畫梅,特意讓他們先閉眼觸摸老梅枝干的肌理。有個學生突然驚呼:'原來枝干的轉折處真的有股倔強勁兒!'這比任何技法講解都來得直接。現在我的寫生包里總裝著個放大鏡,觀察花蕊時連花粉的分布都要琢磨清楚。
最近在嘗試將沒骨法與工筆結合,發現曙紅加少許朱砂能調出特別生動的月季色調。有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師教我個絕招:畫藤本植物時,毛筆要像藤蔓一樣'呼吸'。上個月在拙政園寫生紫藤,突然明白為何古人說'一筆見乾坤'——那些懸垂的花串里,藏著整個春天的重量。
最新評論
在線客服
官方微信
聯系電話
返回頂部